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3种白纹伊蚊种群密度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研究
马德珍, 宋伟, 徐燕, 刘焕燕
摘要234)      PDF (715KB)(724)   
目的 研究比较3种方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效果。 方法 在山东省泰安市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废品收购站和公园4类生境各1处作为监测点,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器(mosq-ovitrap,MOT)法、双层叠帐法3种方法,于2020年4-11月每月上、中、下旬各1次,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蚊虫密度间差异采用 χ 2检验,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2020年4-11月平均BI为1.57,平均MOI为6.22,双层叠帐法平均成蚊密度为0.05只/(顶·h)。3种监测方法的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密度高峰均集中在8月上旬。MOT法在5月上旬开始监测到白纹伊蚊成蚊,BI法和双层叠帐法在7月上旬开始监测到白纹伊蚊。BI和MOI呈正相关( r=0.957, P<0.001),MOI和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呈正相关( r=0.914, P<0.001),BI和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呈正相关( r=0.934, P<0.001)。废品收购站BI(5.16)>农村居民区(3.10)>城镇居民区(0.11)>公园(0.00)。公园MOI(6.90)>城镇居民区(6.82)>农村居民区(5.55)>废品收购站(4.84)。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只/(顶·h)]废品收购站(0.32)>农村居民区(0.30)>公园(0.22)>城镇居民区(0.06)。 结论 泰安地区MOT法监测的白纹伊蚊密度指数相对较高,更能较早反映白纹伊蚊密度水平,预警蚊传疾病风险。BI法和双层叠帐法在白纹伊蚊密度高峰期适用性较大。
2022, 33 (3): 336-339.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04
三带喙库蚊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杨维芳1,孙俊1,徐燕1,褚宏亮1,刘大鹏1,张爱军1,徐庆2,郑一平2
摘要1212)      PDF (287KB)(1139)   

目的 了解三带喙库蚊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光催化灯诱集蚊虫;以南京市郊区牲畜棚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调查的三带喙库蚊密度(Y1)和雌性三带喙库蚊密度(Y2)为因变量,以同期的气象因子,平均气温(X1)、 最高气温(X2)、 最低气温(X3)、 降雨量(X4)、 平均气压(X5)、 平均相对湿度(X6)、 平均风速(X7)和日照时数(X8)为自变量,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南京市郊区牲畜棚蚊虫调查中三带喙库蚊占90%以上, 雌蚊占95%以上, 高密度期 (>60只/h) 在6-10月。X3与三带喙库蚊密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但回归不显著; 多数气象因子与三带喙库蚊密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 获得较优的回归方程: Y1=10∧[18.645 Lg(X1+1)-21.403 Lg(X2+1)-0.930 X7+0.104 X8+2.470]-1,Y2= 10∧[19.051 Lg (X1+1)-21.994 Lg (X2+1)-0.945 X7+0.106 X8+8.675]-1,R2>0.8。结论 通过气象资料,可初步预测同期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量;该方法可扩展应用于其他病媒生物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预测。

2010, 21 (1): 49-50.
我国蜚蠊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孙俊,杨维芳,徐燕
摘要1905)      PDF (671KB)(2566)   

【摘要】 蜚蠊是重要的病媒生物。现就蜚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危害性和侵害率现状进行概述,并指出入侵物种德国小蠊已成为我国城市蜚蠊群落的优势物种且侵害率呈加重的趋势;综述了我国蜚蠊防治药械与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种药械和防治方法在蜚蠊防治中的作用、发展及实际使用的优劣;介绍了蜚蠊与传播疾病的关系及致敏方面的现状,再次凸现出蜚蠊重要的医学意义。蜚蠊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防治蜚蠊的过程也是不断接受蜚蠊挑战的过程,特别是蜚蠊的抗性问题和防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为实现我国蜚蠊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建议采用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并重的原则,综合应用法规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遗传防治等措施来控制蜚蠊,特别是要合理地应用各种蜚蠊防治药械,加强蜚蠊防治管理,降低蜚蠊的医学危害。

2009, 20 (4): 275-280.
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析
杨维芳1;徐燕1;褚宏亮2; 沈元2; 徐庆3; 常桂秋4; 孙俊1
摘要1190)      PDF (638KB)(836)   
目的 通过对无锡、南京和徐州3个市病媒生物的调查,分析江苏省2002-2007年鼠、蚊、蝇和蜚蠊的发生动态,为江苏省病媒生物防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鼠和蜚蠊密度全年监测,分别选择夹夜法和粘蟑纸法;成蚊密度和蝇密度监测时间为4-11月,分别选择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结果 江苏省蚊、蝇和蜚蠊密度2002-2007年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或2006年;鼠密度逐年下降;优势种淡色库蚊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白纹伊蚊、黄胸鼠构成比总体呈逐年上升,2007年分别在10%和25%左右;优势种德国小蠊构成比越来越高,2007年高达97%。2002-2007年逐月密度分析,蚊类在7月和9月出现2个高峰,蝇类6-9月呈单高峰且高峰值在9月,蜚蠊在8-9月出现高峰,鼠类在各年每月间波动较大,高峰值多出现在3月和8月。结论 2007年江苏省对病媒生物的控制有效,但仍需加强病媒生物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同时白纹伊蚊和黄胸鼠有可能成为次优势种,与此相关的传播疾病危险性增强。建议加强对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2002-2006年江苏省媒介生物发生动态与防治探讨
孙俊;杨维芳;徐燕
摘要1276)      PDF (298KB)(700)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02-2006年鼠、蚊、蝇和蜚蠊等媒介生物的发生动态,并探讨其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 鼠和蜚蠊密度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蟑纸(盒)法,全年监测;成蚊及蝇密度监测分别采用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于4-11月进行;家蝇和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采用点滴法,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幼虫抗药性测定采用浸液法或区分剂量法,褐家鼠抗药性测定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法。结果 近5年江苏省蚊、蝇和蜚蠊密度总体均呈上升态势,其中蚊密度2006年最高,达15.20只/人工小时,较2005年上升180%以上;蝇密度2005年最高,达25.12只/笼;蜚蠊密度逐年升高,2006年达1.20只/张;鼠密度波动在1%左右,2006年最低,为0.60%,黄胸鼠构成比逐年上升;德国小蠊构成比越来越高,2006年占90%以上;外来物种古铜黑蝇入侵;南京主城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大量发生;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 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及时了解当地种群动态的变化,使防治与本地区媒介生物发生、发展和抗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十运会”的媒介生物控制及思考
孙俊;刘大鹏;徐燕
摘要455)      PDF (73KB)(646)